前一陣子某YouTober頻道發佈了一則有關於高敏感人的影片。身為高敏感一族,當時有感而發在底下留了一則留言。後來有些鄉民提問,便趁著閒暇之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觀點及這些年來的心路歷程。

👉什麼是高敏感人?
簡言之,高敏感人的大腦結構使他們對於自己的五官感覺較為纖細敏感。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生氣、沮喪,相對的也容易因為小事而開心。因此容易給人想太多、情緒化以及神經質的印象。

由於已經有許多YouTuber分享許多有關高敏感人的介紹,在這裡就不贅述。建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YouTube搜尋「高敏感人」,皆可找到詳細的影片說明。

👉我對於高敏感人的觀點一

身為高敏感人,從小我就因為自身情緒問題在人際關係上飽受波折。情緒化、神經質、孤僻以及自閉症大概是我最常聽到的評語。曾經,我也一度覺得自己是不是有精神疾病。

這一、兩年來我看了很多心理成長相關書籍後才知道自己是高敏感人。而高敏感是一種人格特質而非精神疾病。

我覺得【高敏感人v.s非高敏感人】之間的關係就好比【左撇子vs.右撇子】之間的關係。

左撇子大約佔全世界10%的人口,其餘90%人口皆是右撇子。我們理解左撇子及右撇子只是左腦與右腦的發達程度不同,在生活上可能會因為慣用手的不同而對其造成困擾,但我們並不會對左撇子投以異樣眼光。

同理,佔全世界人口約20%的高敏感人大腦結構與其餘80%大多數人不同,造就我們理解世界的角度、看待事情的方式以及對外界刺激做出的反應不同。然而,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差異性。這些差異性並不能代表我們就是怪胎。畢竟,雙胞胎之間都存在著差異性了,不是嗎?

🍀請尊重我們只是跟大多數人不一樣🍀

👉我對於高敏感人的觀點二

再以左撇子為例。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這樣的例子。有些人小時候是左撇子,但是在父母、師長「刻意的」訓練下變成了「左右開通」。在舒適的狀況下(例如:刷牙)會習慣用左手,但是在特定時候(例如:開車)則是會使用右手。有些活動(例如:寫字)則是可以使用左右手。

我們無法改變自己大腦的結構。當我們出生時,這樣的體質已經注定。然而,我也不覺得高敏感人在往後的日子裡可以拿這當擋箭牌,理所當然地要求身邊的人接納自己所有的纖細敏感。

我懂高敏感人不被理解的感受。我了解高敏感人飽受情緒折磨的無奈。歷經月累之下,我們往往過得並不快樂。

那麼,高敏感人身邊的親友呢?試想,你深愛著一個人。當你想擁抱他的情緒,卻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他的世界時,你會有多挫敗?

我認為,不論是高敏感人或者是高敏感人身邊的親友都很辛苦。而這些辛苦來自於不理解。

親友不理解我們的小宇宙。而我們是否真的理解自己呢?

我必須承認,在我閱讀心理成長書籍之前,我甚至不理解自己的情緒。連我自己都不理解自己了,又怎麼能要求別人當我肚子裡的蛔蟲呢?

我認為透過一些小方法(例如:戴耳機)、認識及擁抱自己的情緒是可以緩和自身敏感度。

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,我會強烈建議高敏感人試著去認識、辨認自己的情緒。然後,再透過刻意地練習來擁抱自己。雖然過程中很辛苦,而且需要一遍又一遍重複地練習。然而,這卻是我做過對自己最負責任的事情。

☘️請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☘️

💫 以上純屬個人經歷分享,不具心理諮商效果
💫 若內文有誤,歡迎指教

文章標籤

黃小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